取消
沖洗鼻腔在許多人看來是件恐怖的事,其實歷史由來已久。它是印度瑜珈和道家長久以來的保健養(yǎng)生法之一。其方法為用雙手掬清潔之水,頭下彎,用力將水吸入鼻孔內,再從嘴巴將水吐出,藉此清除鼻腔內的鼻涕與污垢。此方法聽起來簡單,其實操作極為困難,一不小心就會被嗆。相信許多人有游泳被水嗆的經歷。
在我國洗鼻少見使用,而西方人反而承襲了瑜珈和道家的方法而發(fā)明了洗鼻器。近百年來,洗鼻器在西方的使用從未間斷過。洗鼻器的歷史也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。曾經出現的洗鼻器有:手壓橡皮管型、塑料瓶型、噴霧型、蒸氣型等多種。
鹽水洗鼻通過鹽水的消炎殺菌作用,清除鼻腔內部,甚至是鼻竇內聚集的大量過敏源和細菌、病毒和膿涕,給鼻腔一個干凈清爽的環(huán)境,恢復鼻纖毛的功能,加快恢復健康狀況。
我們知道,鼻腔是人體除口腔外與外界溝通的另一重要通道。實際上它的使用頻率遠超口腔,因為人每時每刻都需要呼吸。由于我們周圍的環(huán)境并不是純凈的。這些雜質和有害物質在吸入人體時被鼻腔的過濾功能阻擋在鼻腔里,使之不能進入肺部,但是這些雜質和有害物質如不及時清潔、長期盤踞在鼻腔內就有可能產生更多的細菌從而引發(fā)鼻腔病變。這就如同一塊干凈的地,如果長期堆放垃圾,必然是蠅蟲亂飛、老鼠遍地。再者,鼻腔內的有害物質過多也必然會增加鼻腔過濾功能的負荷。
所以,我們應該經常地把鼻腔內的有害物質清除,使鼻腔永遠有一個干凈的環(huán)境、使鼻腔永遠可以正常運作,體內的其它器官才有可能運作的更好。這一點對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尤為重要。